我中心收到关于24小时心理热线服务项目(项目编号:SZUCG20211538FW)的几点疑问。有关问题,我中心已转由需求部门进行研究反馈,现答复如下:
一、关于疑问1
(一)《投标疑问函》反映的问题
“请问贵校的咨询中心,目前有多少为咨询师呢?”
(二)答复意见
答复为“深圳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现有专职咨询师10名,兼职咨询师19名,实习咨询师11名”。
二、关于投标疑问函2
(一)《投标疑问函》反映的问题
“请问咨询师的日咨询量大概是多少呢?工作时间是怎样的呢?”
(二)答复意见
答复为“我校心理中心目前每月咨询量约为600人次,专职咨询师每周约9-12个咨询,兼职咨询师每周约3-9个咨询。咨询时间周一到周日,上午9:00-12:00,下午14:00-17:00,晚上19:00-22:00。此项目为我校首次采购24小时心理热线服务,心理热线的日咨询量暂无法估计。”。
三、关于投标疑问函3
(一)《投标疑问函》反映的问题
“请问本次服务涵盖的人数大概是多少呢?”
(二)答复意见
答复为“深圳大学现有在校生(本科生和研究生)约38000名,都需要本次服务覆盖”。
四、关于投标疑问函4
(一)《投标疑问函》反映的问题
“目前我方能够提供的心理热线咨询服务是:①高风险的同学,我方进行心理干预并即时通知校方;②低风险的同学,我方根据其咨询内容的需求,匹配合适的老师及咨询时间,并在一周内完成咨询。请问这样的服务方式,贵方可以接受吗?”
(二)答复意见
答复为“(1)深圳大学在校生拨通热线后,均需提供即时的电话心理咨询服务,有危机风险者需突破保密原则通知校方;(2)不接受。如热线会谈后评估该同学无危机风险,可以告知每周可以使用一次该热线服务,但不能限定在“一周内完成咨询”,因为学生的状态和求询问题会有动态变化;(3)对于心理危机的风险评估,服务方应有一套符合专业标准且与高校工作匹配的评估流程,不能简单用“高风险”或“低风险”来界定。
五、关于投标疑问函5
(一)《投标疑问函》反映的问题
“高风险的同学,后续的跟进,是需要考虑到同学的个人意愿和实际情况,再决定是由第三方或者学校来跟进是吗?”
(二)答复意见
答复为“高风险同学都要通知校方,学校会根据危机干预流程,并考虑同学的意愿和实际情况进行妥善跟进。高风险同学仍可继续使用心理热线服务,服务方需与校方保持联动”。
深圳大学招投标管理中心
2021年7月28日
|